減小字體 增大字體
國務院:推動“綠電入魯” 支持山東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 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意見指出,促進非化石能源大規模高比例發展。支持山東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打造千萬千瓦級深遠海海上風電基地,利用魯北鹽堿灘涂地、魯西南采煤沉陷區等建設規;L電光伏基地,探索分布式光伏融合發展模式。在確保絕對安全的前提下在膠東半島有序發展核電,推動自主先進核電堆型規;l展,拓展供熱、海水淡化等綜合利用。推動“綠電入魯”,支持山東加強與送端省份合作,積極參與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加快隴東至山東特高壓輸電通道建設,新建特高壓輸電通道中可再生能源電量比例原則上不低于50%。構建源網荷儲協同互動的智慧能源系統,推動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提升新型儲能應用水平。 國家能源局:守住川渝地區民生用電和電網安全底線 今年7月以來,華東、華中、四川盆地較常年同期偏高1℃—3℃,局部地區突破歷史極值。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指出,受近期極端高溫影響,全國統調最高負荷8月2日-5日連續4天創新高。截至目前,21個省級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除東北外其余5個區域電網均創新高。 上述負責人表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能源局今年以來提前著手,會同有關方面采取多項強有力措施,全力以赴做好迎峰度夏電力保供各項工作: 一是持續加強電力供需監測分析。與氣象部門協調聯動,與各地能源主管部門,電網、發電企業,行業協會等對接會商,研判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及時、全面、準確掌握各省電力供需情況,指導各地做細做實保供預案,做到“心中有數”。 二是提升發電燃料保障水平。壓實煤炭增產的保供責任,穩定煤炭保供政策,充分釋放先進產能,全力保障電煤供應。今年以來核準了煤礦項目先進產能3770萬噸/年,調整產能900萬噸/年,并推動試生產產能約7000萬噸/年,前七個月煤炭產量同比增長超10%。目前,全國電煤庫存總體充足,達1.7億噸以上的歷史高位水平,可用約23天。 三是提高發電機組運行出力水平。加強煤電機組受阻和非停監督管理、做到應開盡開應發盡發。當前,煤電出力受阻(由于設備原因不能滿發)和非停規模(設備故障導致非計劃停機)已降至約7000萬千瓦,非停占比和出力受阻占比分別為1.3%和4.7%,處于同期較好水平。 四是指導各地做好用電負荷精細化管理工作。電力需求側響應是對主動削減負荷的電力用戶通過市場化方式給予經濟補償,減少尖峰時段負荷需求的機制。通過電力需求側響應和有序用電等負荷管理措施,確保極端情況下重要用戶和民生用電,確保大電網運行安全。 五是推動重大電力項目建設投產。去年迎峰度夏以來全國新投產電源共1.8億千瓦,其中水、核、氣、煤等支撐性電源約6000萬千瓦,新投產陜北至武漢、白鶴灘至江蘇等跨省區輸電通道,向中東部新增送電能力1200萬千瓦。新增電源和電網項目,有力提升了電力供應能力。 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應對好川渝地區極端高溫和干旱災害,確保電力有序供應。堅持全國一盤棋,充分發揮大電網的平臺優勢,強化統一調度,全力緩解川渝地區電力供應緊張局面。堅決有力落實有序用電方案,守住川渝地區民生用電和電網安全底線。 持續加強發電機組出力管理,全力做好機組穩發滿發工作。國家能源局將指導督促相關發電企業加強機組運行管理,優化機組檢修安排,加快故障機組消缺。強化生產運行和設備運維管理,堅決服從調度指令,確保發電機組頂得上、發得出、穩得住,杜絕各類事故事件發生,防止機組非停。 加強全網資源統一調度管理,充分發揮大范圍資源配置能力。國家能源局將密切跟蹤電力負荷變化趨勢,加強電網運行監控,充分發揮大電網資源配置作用,加大力度組織跨區跨省余缺互濟,確保大電網安全運行,提升電力供應保障能力。 切實抓細抓實電煤、燃氣的存儲供應,做好發電燃料保障工作。國家能源局將會同有關部門持續加強指導協調和工作會商,壓實各產煤省區煤炭安全保供責任,督促煤炭產量維持高位,做好煤炭增產增供。密切跟蹤電煤長協簽訂和履約情況,積極做好督促落實和問題協調工作。進一步加強迎峰度夏氣源調配,全力保障頂峰發電用氣需求,保障供氣穩定,發揮燃氣機組頂峰發電保供作用。 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全力提升系統頂峰能力。在加快支撐性電源建設的同時,總結今年迎峰度夏期間江蘇、廣東等省需求側響應工作經驗,提高用電負荷精細化管理水平,用好各類可調節負荷資源。 上述負責人預計,下半年能源消費將繼續呈現持續增長態勢,進入冬季取暖期后,煤炭、天然氣、電力需求進一步增加,能源行業將提前制定保障預案,增強供應能力,確保溫暖過冬。國家能源局將繼續全力以赴做好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能源電力保供,堅決防止拉閘限電,確保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的用能用電需求。 新疆2022年1-7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源生產情況 (一)、原煤生產情況 1-7月,原煤產量21835.64萬噸,同比增長32.5%,比上年同期上升26.4個百分點。原煤銷售量增長29.1%,庫存量比年初下降18.3%。 (二)、原油和天然氣生產及相關情況 1-7月,原油產量1894.18萬噸,同比增長8.9%,比上年同期上升7.6個百分點。天然氣產量241.3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9%。 原油加工量1115.80萬噸,同比下降0.3%。主要石油制品中,汽油同比增長1.5%,柴油同比增長10.8%。 (三)、電力生產情況 1-7月,發電量2723.7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比1-6月上升1.1個百分點。其中:火力發電量同比下降1.1%,降幅比1-6月收窄0.8個百分點;水、風、光等清潔能源發電量同比增長12.2%,比1-6月上升1.6個百分點。 新疆建設完善綠色用能電力市場體系 鼓勵市場化用戶積極參與市場化交易 9月1日從新疆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獲悉,今年以來,新疆電網可再生能源消納量和新能源利用率均有明顯增長。 數據顯示,1—7月,新疆電網可再生能源消納量提高至421.5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67%;新能源利用率95.2%,較去年同期提高1.5%。 可再生能源是指風能、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新疆主要以風能和太陽能等新能源為主。2019年,為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促進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按省級行政區域對電力消費設定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包括總量、非水電兩個指標,主要目的在于解決可再生能源電力的消納問題。 為更好地服務可再生能源消納,新疆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建設完善新疆綠色用能電力市場體系,鼓勵市場化用戶積極參與市場化交易,自主認購綠色電力。同時,組織開展市場化用戶綠電交易需求調研,建立直接交易、水電掛牌、新能源與自備電廠替代發電、可再生能源超額消納量交易等多品種較為完善的綠色用能交易體系,推動重點用能單位開展綠電消納等相關工作。 財政部:下半年支持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 支持做好能源保供穩價工作 財政部8月30日發布的《上半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報告》指出,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把握好節奏和力度,循序漸進做好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工作。研究出臺財政支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綜合運用財政資金引導、稅收調節、多元化投入、政府綠色采購等政策措施做好財政保障工作。完善清潔能源支持政策,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 下半年支持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支持做好能源保供穩價工作。健全應急保障機制,完善國家儲備體系和市場調節機制。 疆電外送總體規模達到2000萬千瓦 達到歷史最大值 8月29日晚間,從新疆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疆內供電方面,目前新疆供電備用容量在300萬千瓦以上,能夠完全滿足全疆生產生活用電需求。同時,疆電外送總體規模達到2000萬千瓦,達到歷史最大值。 新聞發布會上,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新聞發言人劉文龍介紹了新疆電力供應保障與疆電外送情況。他說,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把抓好疫情防控和供電保障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 據他介紹,疫情發生以來,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組建黨員服務隊161支,安排保電人員3700余人,供電服務人員3400余人,應急搶修車輛1300余輛,確保了全疆各族群眾的生產生活正常用電。同時全力保障工業企業正常用電,與重點客戶建立“一對一”24小時供電服務聯系機制。截至8月26日,8月份新疆工業電量為64.01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長。這一數據也表明在疫情形勢下,新疆工業經濟依然保持了穩定運行。 劉文龍稱,新疆電網在確保全疆電力可靠供應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能源稟賦優勢,將新疆豐富的煤電、風電和光伏等電力資源打捆外送。8月4日,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送功率首次提升至1100萬千瓦,哈密—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送功率持續保持在600萬千瓦,疆電外送總體規模達到2000萬千瓦,達到歷史最大值。 他還說,迎峰度夏以來,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通過組織跨省跨區電力交易支援華東、華中、川渝電網55次,外送電量285億千瓦時,有力支援了華中、華東、四川和重慶區域高溫抗旱期間的用電需求。截至28日,8月份新疆外送電量118億千瓦時,日均外送電量4.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