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2年1月全國電力市場交易簡況:各交易中心組織完成市場交易電量4970.9億千瓦時
2022年1月,全國各電力交易中心累計組織完成市場交易電量4970.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7.8%。其中,全國電力市場中長期電力直接交易電量合計為336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7.6%。
一、全國各電力交易中心交易情況
2022年1月,全國各電力交易中心累計組織完成市場交易電量4970.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7.8%。省內交易電量(僅中長期)合計為4152億千瓦時,其中電力直接交易3331.2億千瓦時、綠色電力交易2.6億千瓦時、電網代理購電768.5億千瓦時、發電權交易44.8億千瓦時、其他交易4.8億千瓦時。省間交易電量(中長期和現貨)合計為819億千瓦時,其中省間電力直接交易38.2億千瓦時、省間外送交易780.8億千瓦時。
1月份,國家電網區域各電力交易中心累計組織完成市場交易電量4142.8億千瓦時,其中北京電力交易中心組織完成省間交易電量合計為771.3億千瓦時;南方電網區域各電力交易中心累計組織完成市場交易電量647.7億千瓦時,其中廣州電力交易中心組織完成省間交易電量合計為43億千瓦時;內蒙古電力交易中心累計組織完成市場交易電量180.4億千瓦時。
二、全國電力市場中長期電力直接交易情況
2022年1月,全國電力市場中長期電力直接交易電量合計為336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7.6%。其中,省內電力直接交易電量合計為3331.2億千瓦時,省間電力直接交易(外受)電量合計為38.2億千瓦時。
2. 國家能源局:加快電力市場建設 以市場化方式激發煤電在調峰/調頻/調壓等方面的作用
2月24日,國家能源局公開《關于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0481號(經濟發展類049號)提案答復的函》,對《關于“碳中和”目標下煤電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進行答復。復函中提到,國家能源局將持續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電力市場建設,通過市場化方式激發煤電在調峰、調頻、調壓以及提供系統容量支撐和轉動慣量等方面的作用。一是進一步完善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機制。充分考慮雙碳目標和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的要求,于年內完成“兩個細則”的修訂工作,建立健全輔助服務費用分擔共享機制,為煤電機組通過提供輔助服務獲得收益創造良好的市場條件。二是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進煤電機組靈活性和延壽改造。提高煤電機組深度調峰能力,主動滿足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對輔助服務的需要。三是推動全國碳市場交易。通過全國碳市場持續推動我國煤電行業清潔低碳轉型發展,同時積極開展包括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術在內的試點示范項目,控制和降低煤炭消費帶來的碳排放。2月24日,國家能源局公開《關于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0481號(經濟發展類049號)提案答復的函》,對《關于“碳中和”目標下煤電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進行答復。復函中提到,國家能源局將持續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電力市場建設,通過市場化方式激發煤電在調峰、調頻、調壓以及提供系統容量支撐和轉動慣量等方面的作用。一是進一步完善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機制。充分考慮雙碳目標和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的要求,于年內完成“兩個細則”的修訂工作,建立健全輔助服務費用分擔共享機制,為煤電機組通過提供輔助服務獲得收益創造良好的市場條件。二是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進煤電機組靈活性和延壽改造。提高煤電機組深度調峰能力,主動滿足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對輔助服務的需要。三是推動全國碳市場交易。通過全國碳市場持續推動我國煤電行業清潔低碳轉型發展,同時積極開展包括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術在內的試點示范項目,控制和降低煤炭消費帶來的碳排放。
3. 新疆擬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
2月2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改委發布《自治區貫徹落實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方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稿明確分時電價標準:工商業用電高峰、低谷電價分別在平段電價基礎上上下浮動65%。尖峰時段電價在高峰時段電價基礎上上浮20%。
取消工商業目錄銷售電價。推動工商業用戶都進入市場,通過市場化方式購電形成用電價格,相應取消現行大工業用電、一般工商業及其他用電目錄銷售電價。
4. “疆電外送”電量累計突破5000億千瓦時
截至2月22日,“疆電外送”累計外送電量達5037億千瓦時,為新疆創造直接經濟收益1200億元以上,增加稅收310億元左右。其中,外送新能源電量達1378億千瓦時,占新疆總外送電量的27.36%,相當于減少標準煤燃燒41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1000萬噸、二氧化硫35萬噸、氮氧化物30萬噸。

新疆是我國五大綜合能源基地之一,煤炭預測儲量2.19萬億噸,約占全國的40.5%,位居全國首位;太陽能、風能資源儲量均位居全國第二位,具備同時開發煤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的條件。在新疆建設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并通過特高壓將豐富的電力資源外送到其他省市,有利于進一步發揮新疆資源優勢,優化全國能源資源配置,滿足中東部負荷中心用電需求,促進新疆經濟社會發展。
2010年5月17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支持新疆穩定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同年,國家電網公司召開援疆工作座談會,明確提出加大援疆力度。十余年間,公司在新疆投資金額達2205億元,新疆電網得到全面補強和完善,為新疆的能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打下基礎。
2010年11月3日,新疆建成“疆電外送”第一通道——750千伏哈密—敦煌輸變電工程,實現了新疆電網與全國電網的互聯互通,結束了新疆電網孤網運行歷史,開啟了“疆電外送”之路。2013年至2019年,新疆電網與西北主網聯網750千伏第二通道工程、±800千伏哈密南—鄭州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1100千伏昌吉—古泉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相繼建成投運。至此,新疆建成“內供四環網,外送四通道”的大電網格局。
此外,新疆同步加速推進配套電源建設。新疆電網總裝機容量從2010年的1407萬千瓦提升至2022年1月底的10903萬千瓦,裝機容量位居西北地區首位。其中,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3718萬千瓦,占新疆電網裝機總量的34%,新能源利用率目前達到94%,區域能源結構轉型成效顯著。
經過不斷的建設與發展,“疆電外送”電量由2010年的30億千瓦時擴大至2021年的1223.64億千瓦時,送電規模大幅提升。目前,疆電已送至全國20個。ㄗ灾螀^、直轄市),助推新疆能源利用轉型提速,也為內地省份經濟發展帶來強勁動力。
2021年,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推動建立“年月交易互補、區域調峰互濟”聯動機制,連續5個月月均外送電量超過百億千瓦時。新疆還采取“年度+月度+月內+短期”交易等措施,縮短交易組織周期、增加交易組織批次,加強政府間協議落實和增補市場化外送計劃的銜接,促進能源電力外送。
據介紹,“十四五”時期,國網新疆電力將進一步強化跨區輸電通道建設,擴大750千伏骨干網架覆蓋范圍。目前,±800千伏哈密北—重慶特高壓直流工程正在加緊推進。預計到2025年,新疆將形成“內供七環網、外送六通道”的主網架新格局,“疆電外送”最大功率可提升至3300萬千瓦。
5. 新疆3月直接交易成交電量創新高
新疆3月份電力直接交易工作于2月14日—16日開展,成交電量37.8億千瓦時,創新疆月度交易電量歷史新高,同比增長62.8%。
據了解,目前新疆電力市場主體參與直接交易的積極性很高,共有72家電力客戶、84家售電公司、572家發電企業參與市場化交易。
2016年3月,全國首家省級電力交易平臺——新疆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融合發電企業、電網企業、售電公司和電力客戶等各類型市場主體廣泛參與,涵蓋全部工業門類,推動新疆電力市場形成有效競爭機制。自新疆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成立以來,新疆電力市場持續擴大交易品種,解除新能源交易限制,直接交易規模逐年遞增、交易范圍持續擴大。新疆電力市場建設正在穩步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