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年北京電力交易中心省間交易電量完成1.24萬億千瓦時
2月16日,北京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2022年股東會第一次會議、董事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順利召開。2021年,北京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國家部委工作要求,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服務國家“雙碳”目標和電力體制改革部署,依法依規決策重大事項,推動公司發展取得新的進步,圓滿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省間交易電量完成1.24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3%,其中,市場化交易電量完成637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2.3%。省間清潔能源交易電量5249億千瓦時,占比42.4%。新能源交易電量1300億千瓦時,占比10.5%,減少標煤燃燒416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1億噸。交易平臺累計注冊市場主體達36.6萬家,同比增長85%。
會議指出,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走中國特色能源電力改革道路,立足我國國情和實際,堅持清潔低碳是方向、能源保供是基礎、能源安全是關鍵、能源獨立是根本、能源創新是動力、節能提效是助力,積極穩妥推進多層次電力市場體系建設,扎實做好市場化改革政策落地,積極開展綠色電力交易,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和推動能源轉型貢獻電力交易的智慧和力量。
2. 四川2022年省內市場年度交易結果:電力用戶共21156戶參與 成交電量1890.7億千瓦時
2月18日,四川電力交易中心發布《關于2022年省內市場年度交易結果的公告》。參與年度交易的售電公司共164家,代理售電量共1830.2億千瓦時。參與年度交易的電力用戶共21156戶,成交電量1890.7億千瓦時。
3. 全國碳市場累計成交額突破80億元!
截至2月17日,全國碳市場累計成交額超過80億元人民幣。中國生態環境部17日發布通知,要求各地組織做好本行政區域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重點排放單位配額清繳完成等相關工作。
生態環境部要求,各地盡快完成本行政區域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未按時足額清繳配額的重點排放單位的限期改正和處理工作,同時組織重點排放單位生產經營場所所在地設區的市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于2022年2月28日前完成本行政區域未按時足額清繳配額重點排放單位的責令限期改正,并依法立案處罰。
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正式啟動。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162家,覆蓋約45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對記者表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順利收官,履約完成率99.5%(按履約量計)?傮w來看,全國碳市場基本框架初步建立,價格發現機制作用初步顯現。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2月17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1.867億噸,累計成交額80.76億元人民幣。
“目前,全國碳市場的建設還比較單一,僅納入了電力行業,交易主體僅有重點排放單位,其交易目的同向、風險偏好相似且具有很強的行業同一性”,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表示,在發電行業碳市場穩定運行后,計劃逐步有序擴大市場交易主體和交易產品,進一步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納入更多高排放行業。
4. 度電加價0.50元 浙江虛擬貨幣“挖礦”用電實行差別電價政策
浙江省發改委日前發布關于虛擬貨幣“挖礦”用電實行差別電價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虛擬貨幣“挖礦”用電實行差別電價,加價標準為每千瓦時0.50元。
5. 國網新疆電力1月份售電量同比增長11.2%
2月11日,從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營銷部獲悉,1月份,國網新疆電力售電量146.1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2%,實現開門紅。
新疆電網統計口徑用電數據顯示,1月份國網新疆電力全行業售電量115.6億千瓦時,占總售電量的79.11%;城鄉居民生活售電量30.52億千瓦時,占總售電量的20.89%。
從產業用電數據看,第一產業售電量2.67億千瓦時,占全行業售電量的2.31%,同比增長23.09%;第二產業72.84億千瓦時,占全行業售電量的63.01%,同比增長3.72%。
1月份,受寒潮天氣和持續低溫天氣影響,燃氣生產和供應業售電量2.35億千瓦時,煤化工業售電量1.31億千瓦時,相較去年同期增幅分別達到210.17%和146.67%,均實現大幅增長。
近年來,新疆加大電氣化鐵路投資力度,推動了供電牽引設備的市場需求,拉高用電需求。1月份,電氣化鐵路行業售電量1.7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6.46%。同時,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業也得到大發展,售電量1.5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1.64%。
6. 新疆:擴大電力市場化交易規模 提升新疆電網新能源消納水平
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應用新一代新能源功率預測系統開展新能源功率預測,掌握未來一段時間新疆新能源出力和發電電量情況,新疆風力發電功率超短期、短期、中期預測準確率分別達到96%、92%、81%,光伏發電功率各期預測準確率均達98%左右,相當于新能源發電有了“天氣預報”。
為提高新能源功率預測的準確性,國網新疆電力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啟動新能源功率預測。2021年9月17日,該公司自主研發的新一代新能源功率預測系統上線,應用AI等技術深入挖掘電力設備運行數據與風光資源數據價值。目前,新疆已有618家新能源場站接入新一代新能源功率預測系統。
新一代新能源功率預測系統可以根據新疆地形、風光資源、發電特性等差異,對小風天氣、強風天氣分別采用不同的預測策略,建立更加精細化的預測模型,提高功率預測的準確性。
據新疆電力調度控制中心水電及新能源處副處長李國慶介紹,應用AI等技術的新一代新能源功率預測系統不僅能夠為電網發展規劃、各類電源發電計劃提供準確數據支撐,還能優化輸變電設備和常規電源的檢修計劃,擴大電力市場化交易規模,提升新疆電網新能源消納水平。
7. 國網新疆電力:探索業務新模式 推進工商業用戶入市
為推動工商業用戶全部進入市場,新疆公司積極探索零售市場管理新模式。2022年1月1日,工商業用戶便捷入市服務功能在新疆電力交易微信小程序上線。截至2月14日,2157家市場主體登錄微信小程序,累計訪問次數57933次。
未注冊的電力用戶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查詢工商業用戶入市相關政策和注冊流程,同時為用戶提供“一圖看懂工商業入市”、“一圖看懂電力用戶注冊”、“電力用戶注冊培訓課件”、“電力用戶注冊服務指南”等資料查詢服務,幫助電力用戶更快、更形象的了解新疆電力市場和注冊流程。
電力用戶注冊成功后,可以查詢已經注冊售電公司店鋪,并與選中的售電公司進行購電洽談。售電公司也可以查詢10千伏以上工商業電力用戶入市狀態,及時與未進入電力市場的電力用戶洽談,推進工商業用戶進入市場。2022年1月,新注冊工商業用戶758家,1360家電力用戶與售電公司進行綁定。
下一步,新疆公司將推進售電公司計劃管理功能上線,幫助電力用戶實現歷史月度用電量查詢、月度用電計劃上報等業務“掌上”辦理,同時向售電公司提供其綁定用戶月度用電計劃管理功能,進一步豐富業務場景,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加高效便利的服務。